LOADING

杜受田故居与杜氏文化

杜氏文化12个月前发布 mutudu
84 0 0
杜受田故居与杜氏文化

北京杜受田故居北临老县衙

 

“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”悠悠黄河造就了黄河三角州广袤肥沃、美丽富饶、人杰地灵的土地。这里沉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,蕴含着灿烂的人类文明。滨州这方热土位于黄河三角州腹地,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也是孙武、东方朔、董永、王薄、范仲淹、李之仪、唐赛儿、李之芳等历史名人的出生地和成长地。一代帝师杜受田就是其中之一。

杜受田(1788~1852),字芝农,清代滨州古城人(今滨城镇南街杜家村)。其父杜谔为嘉庆时翰林院编修,礼部左侍郎。因杜氏家族(以下简称杜家)“一门七进士”、“父子五翰林”,并有加授“太师太保”的高官,久享“书香官宦门第,进士多人之家”之美誉。清道光三年(公元1823年),杜受田会试第一,殿试二甲第一,选庶吉士,授编修,后为山西学政。道光十五年特召进京,直上皇宫书房,教授太子读书,是咸丰皇帝的恩师。道光十八年,升左都御史、工部尚书,充上书房总师傅、实录馆总裁、加奉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,后任刑部尚书、礼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(俗称宰相、相国)。清咸丰二年,江淮、山东地区受灾甚重。杜受田上书请截留江、广漕米60万石救济灾民,并荐山东、江宁布政使督办赈务。是年7月9日,在实施赈务途中触染暑疫,卒于淮安清江浦,终年66岁。杜受田一生品端学粹,倾心扶朝,忠孝两全,爱国恤民,廉洁勤政,恪尽职守,鞠躬尽瘁。杜受田逝世后,咸丰帝伏案痛哭流涕,如丧考妣;他亲自带领两班大臣前往祭奠,并追赠杜受田为太师大学士,谥号“文正”。“太师大学士”和“文正”是清朝最高级的册封,清嘉庆帝以来汉族大臣被追封太师大学士者,仅杜受田一人。

以杜受田为代表的杜家明清两代科甲鼎盛,封疆大吏、天下直臣、文坛旗帜人才辈出。其中秀才347人、举人8人、进士12人,入翰林6人,七品以上的官臣有91名。被誉为“滨州第一家族”。

杜受田故居(以下简称大院)又叫“相国第”、“方伯第”。位于被称为“凤凰城”的滨州古城南街杜家村,(这里曾是黄河远古河道,由西南蜿蜒东北),面积20亩,有28个院落,381间房屋,建筑风格简单、朴实,是典型的明清时期的鲁北建筑。大院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,江西、湖广左布政使,杜受田的第八世祖“方伯公”杜诗始建的住宅,也是杜受田幼年至青年时代生活、学习的地方,是杜家的共同房产。

杜诗当时位居二品,按照明朝的礼制,大院的大门可设三处,五架大梁,但杜家只开了一处大门;杜诗居住的房屋可五间正房,九架大梁,而其居住的小四合院仅三间正房,五架大梁。杜家虽有众多位高权重的朝廷重臣和州县主官,但他们的住所无一特殊,都很普通,房屋装饰也很简单,显然不符合主人的身份。杜受田位居一品,为官一生,地未置一亩,房未增一间,不愧“人臣楷模”。人道是,“侯门深似海”,而大院围墙不高,且无亭台榭阁、金碧辉煌与雕梁画栋。别说王侯将相,就是与当时的乡绅相比也显得有些寒酸。家产的弱势与杜家做人正、做官廉以及对功名的低调是相辅相成的。

大院显著的特点是开放通畅。虽是我国北方四合院建筑,却不具备四合院起码的封闭性,而是一个完整普通的大四合院。大院内的28个小四合院都很紧凑,各小院东南西北都有院门和过道,不相封闭、四通八达、出进方便,充分体现出杜家亲密无间、相濡以沫、温馨和睦大家庭的浓厚氛围。这种融洽良好的家风锻造出了杜家一大批清官干吏。从这里走上政治舞台的人都像这座院落一样,外圆内方、匠心独具、朴素简洁、进退自如。杜家五百多年长盛不衰,打破了“富不过三代”的常俗,乃历史上一大奇迹。

进入大院,大门内正上方悬挂着“方伯第”、“相国第”、“传胪”、“会元”、“亚元”等匾额。二门内悬挂着一块 “祖孙父子兄弟伯侄翰林” 匾额 。这不仅是杜家的功德荣誉,更是历代杜家人苦读寒窗、身经百炼的结晶。但这些荣耀的匾额都放在不太显眼之处,据说还是后人放置的,充分显现了杜家的谦虚和低调。

大院内的影壁上,刻着荷花图案,荷花象征着清正廉洁。杜家有县州地方首脑、封疆大吏、朝廷重臣等数百人,有的因刚正不阿被贬官,有的因政见不同被罢官,也有的因公壮烈殉职,清廉是他们的共同特点。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,精心为国为民,留下了许多佳话。杜受田的八世祖杜诗公而忘私、刚正不阿,因反对宦官魏忠贤建生祠而被罢官,被誉为“海内直臣”。道光廿一年初,杜受田任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,户部三库是清朝的金库,稍不检点,就易跌跤。而杜受田上任伊始采取硬性措施,从惩弊立规入手对库务进行整顿。他严查账目,核对库存,暗访胥吏,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。使三库管理日新月异,库员责任心显著提高,堵塞和消除了各种漏洞,为帝臣从政理政和御外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义正堂,是杜家商议族中大事的场所,又称议政堂、议事房、百事房,建于明朝万历年间,是杜家正义、民主、和谐、公益的缩影。修族谱、修石桥、筑城池、捐资兴学、兴建培风书院等重大事宜均商出于此。

“钢柱子”是400年前杜家大院扩建时的“钉子户”。杜家准备扩大旧居规模时,由于出的价钱公道,甚至超出了当地价格,各迁移户都很痛快地搬了出去,只有大院内西南角的一户刚姓人家不肯出让。后来杜堮说刚姓人家品性刚烈,是杜家宅院的钢柱子,留下最好。结果保留了下来。后来双方相处得很好,没有任何隔阂。这是杜家平易近人、不欺压民众、不排挤外姓人的一个有力见证。

当铺、药房、车马院和杂院。杜家虽是书香门第,崇尚读书,但不是读死书。“百无一用是书生”,杜家提倡学以致用,知识须同劳作、经商等相结合。“我本农夫识字者,偶持使节乘驿马”,这是大院马厩柱上的一幅书写规正的楹联。还有“远近迟速逍遥过,进退连还运道通”。这14个字的楹联,字字都有走之旁,体现了动与静关系的重要性。这不仅散发出杜家祖辈浓厚的书香气息,更显现出杜家进退自如,能伸能屈的为人处世之道。

太康第,正房五间,东西厢房各三间,这个院落的主人杜翃,曾任河南太康县知县。清朝时期,太康县号称第一县。但杜翃不贪不受,家里并不富裕,生活一般。由于杜翃勤政爱民,政绩突出,当地百姓尊称他为“太康县”,故杜家后人称其宅为“太康第”以示诫勉。

垂花门内有块造型独特的石头,该石名叫“群贤毕至”。据说,当年很多有才华、贤能的仁人志士来这里与杜家议论天下事,吟诗作画,交流切磋。因而,这个大院走出了很多的贤能才人。

状元井建于宋代。当年井水清澈如泉,据民间传说此井和秦皇台(滨州古城以东十多里处)八角龙井相通,具有科举文运。文人如能以井中“圣水”洗面,就能文思如泉涌;以井水磨墨可使笔下生辉,故后人称其为“状元井”。

西轩书房,是杜家的教育专房。书房最初是由江西布政使杜诗所建,是杜家子弟们读书学习、研讨文章、习书作画和藏书及存放祖人著述的场所,初名“净明房”。后由杜漺修葺扩建,易名“西轩”,后又经杜彤光整修,仍名“西轩”。杜堮及杜受田,都在“西轩书房”中苦读过。

大同客栈,有客房、饭馆、厨房等,是杜家经营的客栈。杜家人热心公益事业,行善积德,当年每天下午都在这里施粥,有很多乞丐和贫困的人到这里求吃喝,其中不乏有很多家远的,可免费在这里住下。杜受田去世后,很多皇亲国戚,高官贵人前来吊唁,曾在这里留宿过。

绣楼也叫阁楼,是大院的标志性建筑,也是大院中最好的位置。绣楼建于明朝中期,为二层砖木结构,是杜家小姐们居住和活动的地方,楼下是生活居室,楼上能琴棋书画。据说大院的姑娘、媳妇都要读书识字,并能琴棋书画,有些甚至是书画文学之秀。女子无才便是德。杜家不仅重视男子教育,也重视女子教育。

绣楼两间耳房是杜家女辈惟一的洗浴用房,房内有一眼井,建于明朝万历年间,井深约八米,井水清澈。传说此井为月中嫦娥在人间洗浴的神泉,有美容养颜、健身怡情之妙用。后人称该井为“淑女井”、“玉女井”。

简单、紧凑、普通的院落布局和杜家的所作所为,是杜氏文化的集中展现。杜氏文化植根于华夏传统的沃土,经过长期的丰富和完善,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,孕育了杜家十几代、五百多年的成功和辉煌。杜氏文化是人类文明之精华,博大精深、举世无双,怎么说都不过头。不少近代文人墨客对杜氏文化作过潜心研究,作以归纳,主要有以下两点:

(一)杜氏文化的核心是“正心”。心正则人正,人正才能事正。只有一贯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,才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、智慧源醇,能够承家报国的人。

杜家中的第八世江西布政使杜诗,一生持正心之道,扬善除恶,襟怀坦荡,刚正不阿,坚决抵制在江西为宦官的魏忠贤自立生祠。在他被罢官的回乡途中,路经武定府(今惠民县),恰逢被魏忠贤迫害致死的“六君子”之一袁化中灵柩回乡,他不畏权势前去祭奠。杜诗嫡孙杜漺承扬先人遗志,他勤政爱民,公正执法,因河道不治,直言上书,陈治河方略,并亲临河患堤防监督河务,当地百姓将这段堤防誉为“杜公堤”。杜漺之嫡孙杜鼒,一身正气,担任上思州知州时,用自己的俸禄购买麦种,分发给民众劝种麦,当地百姓称这种小麦为“杜公麦”。

(二)杜氏文化的精髓是教育。道光七年(1827 年),杜受田之父杜堮,著成杜氏家族的教育专著——《述训》(共四十八则)。提倡“学优则仕,不优则不仕,优亦不必仕也”、“官可以不做,书不可不读”等等。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,培育和锻造了杜家代代英才的辈出。《述训》还确立了“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” 、“因此求其心源,而得其施于家国天下之道”的崇高人生目标。《述训》在中华民族浩瀚的教育典籍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。

再如杜家的《十训》(孝弟为先,耕读为本,宗族宜睦,纲常宜正,酒色勿贪,崇正黜邪,赌博宜禁,安分守法,劳动为生,早完赋税),充分体现了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。《十训》是古今做人、做官的真谛和座右铭。

杜堮、杜受田父子为官清廉,单就他们在京城的居所可见一斑。杜受田一直与父母住在一起,从没有自己的房产,即便是官至尚书、协办大学士,仍与父母同住一处。杜堮自1801年入选翰林院任职全靠租房子住,直到最后才有了自己的房子。

一是北京沙土园民房。1802年,杜堮任武英殿纂修、实录馆纂修时,16岁的杜受田随母亲来到京城,一家三口住在租赁的沙土园民房内。杜受田在此继续苦读,杜堮下班后讲解督导。《石画龛笔记》记载:“迨随宦京师,翰林清寂贫乏,艰难益甚,而受田学益进,崭然头角过侪辈。尤乐教之,朝夕不倦,若不知寒之在体,饥之在腹者。”

二是北京延寿寺街民房。1805年,杜堮给19岁的杜受田娶了亲。由于添了人口,原来居所容不下,只好在延寿寺街租了一处方便老少两代夫妇居住的寓所,一家四口搬了过去。第二年,杜受田喜得贵子,杜堮为长孙取名杜翰。一家五口和乐共居。

三是北京香炉营民房。1808年,杜受田的夫人又生了第二个儿子,取名杜乔羽(乔羽两字合一字,读音qiáo,微机上没有该字),一家老少六口。原来的房子太拥挤,只好在香炉营租了一处宽敞点的民房居住。谁知这处住所年久失修,墙歪柱斜,又遇夏季,阴雨连绵,外面下雨房内也下,全家不能安睡。这年,杜堮充顺天乡试同考官,迁职文渊阁校理。杜受田应乡试,途中遇洪水,平地积水数十里不见边沿,只好返回京城。杜堮《杜文端公自订年谱》中记述:“香炉营寓庐朽甚,欹侧。五、六月,大雨连数旬,夜闻墙壁声,数数警起。全家寄于岩墙,然无如何也。”杜受田《杜文正公年谱》中也记述道:“时寓居宣武门外之香炉营,屋庐朽敞。欹侧将虞倾压,夏月大雨连旬,夜闻屋壁有声,则数起座。”

四是北京松树胡同民房。居住香炉营民房这年,全家人受尽了陋房的煎熬。杜受田要回山东应考举人,临行前帮父亲在内城松树胡同租了一处较好的房子,搬到了新的住所。

五是北京老墙根官房。1815年,杜堮担任顺天学政,杜受田官学教习期满,以知县备用。杜受田没有呈请县令,而决意随父学政,一是感觉学问未到,随时聆听父亲的教导;二是因没有实际工作历练,跟随父亲学习处理事务;更重要的是父亲出任顺天学政时,刚大病初愈,身体还没康复,需人照顾。杜受田又是独子,母亲在家也没有人照顾,左右为难。正巧堂兄杜受元来京读书,就拜托他照顾母亲。临行前,为使母亲、堂兄和家人居住得好些,便在宣武门外老墙根的官房中租赁了一处住所,名“英济堂”。

六是北京宣武门外八宝店官房。道光五年(1825年),杜堮升任内阁学士,历任礼部侍郎、兵部右侍郎、礼部右侍郎。他从浙江任满回京后,又把家搬到了宣武门外八宝店官房。期间,杜受田参加了科举考试,取得了会元、传胪和朝考第五名,进了翰林院。

七是北京太平街杜府。1826年,杜堮身居要职,其子杜受田任翰林院编修,两个孙子都到了娶亲的年龄。于是,杜堮筹措银两,张罗购置房产。恰好,一位同僚有处位于内城太平街的房产典押到期,无法赎回。杜堮便出资赎买了这处房产,至此才有了自己的固定居所。这年杜堮已63岁,在京为官已有26年。这年他的两个孙子都娶亲成家,全家三代同住这个宅院。杜受田“服官三十年,无一亩之植,一椽之覆也”。他赴江南、山东赈灾因公殉职后,咸丰帝亲临杜家府邸祭奠时,见“其门庭卑隘,依然寒素家风”,深表赞叹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北京城建日新月异,当年杜堮几代在北京的住所大多没了踪影,仅存的也变了模样。

为保护华夏重要的历史遗产,弘扬、光大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,滨州市和滨城区党委、政府于2009年6月启动了杜受田故居修复保护工程。2010年5月1日初步建成开始试开放,2010年10月荣膺国家“AAAA”级旅游景区并正式对外开放。先前,中央党校、山东大学、山东省多部门和组织把这里作为“中国科学发展与廉政文化教育研究基地”、“文化产业项目重点研究基地”和“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”。

在我国科学发展、突飞猛进,全面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今天,深入弘扬、光大、传承和践行杜氏文化,努力创建更美好的明天,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!(牛新元)

杜受田故居与杜氏文化

大院内胡同

 

杜受田故居与杜氏文化

杜受田故居旧房

 

杜受田故居与杜氏文化

杜受田画像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