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池州茅坦杜氏“祭茅镰”仪式

华中杜氏5个月前更新 mutudu
49 0 0
池州茅坦杜氏“祭茅镰”仪式

农历腊月二十四,安徽池州茅坦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“祭茅镰”仪式。

“祭茅镰”是安徽池州茅坦杜氏家族所独有的一个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,于2015年2月列为池州贵池区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史料和杜氏宗谱记载,茅坦杜氏家族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、杜荀鹤的后裔。

明洪武十八年(1385年)杜牧第23代孙杜绍先,因老家“田地抄没”、“避军乱”,从太平县辗转贵池杜家阪,后卜居茅坦。

当时茅坦荒无人烟,芦苇遍地。他们用镰刀割芦苇,以芦苇搭茅庐,在芦苇滩上开荒种地,开始了世世代代的艰苦创业,生息繁衍。

后来,为了铭记祖先这段艰苦创业的历史,激励族人拓展基业,杜氏家族在当年搭建茅庐旧址上,盖起了神坛,里面供奉着象征先祖初来茅坦,祖孙三代七口人拓荒创业使用的七把茅镰。并在每年的小年(腊月二十四)午夜,鸡叫头遍时,在神坛举行隆重的祭奠茅镰仪式。

杜氏宗祠内庄严肃穆,香火萦绕。供奉了列祖列宗牌位的神龛前,摆满了荤素祭品,燃烧着香烛纸马。清晨,人们闻过三遍催人早起的铳响声之后,陆陆续续聚集于此,依次从大厅右边的旁门拾级缓缓步入后厅台阶,来到祖先的牌位前一一跪拜叩首,凭悼先贤。再从左门徐徐退下,长跪于大厅。伴随着如诉如泣的唢呐声,聆听着主持人诵颂的祭文,祭祀完毕,祠堂内大摆筵席,凡年满七十岁的男性老人,都被请到这里吃寿酒。杜氏家族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,使得至今许多老人谈起此事仍津津乐道。祭祖的次日午夜过后,村里鼓乐齐鸣,铳炮震天。由傩舞艺人领衔举行的“祭毛镰”的仪式又在供奉毛镰的神堂里隆重举行了。此神堂的所在正是一世祖“闻金鸡晓唱”的茅庐旧址。在此设立神堂,祭奠祖先首次向荒漠的大自然开战的镰刀,更能激起人们对祖先的怀念和崇敬的真情实感,意义深远。

茅坦杜氏是皖唐著名诗人杜牧、杜荀鹤后裔,因人丁兴旺,有清廉状元杜宗鹤和蟾宫摘桂者众多,成为贵池“四大姓”之首。为纪念先祖,茅坦杜氏家族出资在贵池杏花村建造了杜公祠,以此缅怀先祖功绩。

建于明清之际的杜氏宗祠,青砖石板、雕梁画栋,风格凝重古朴、匠心独具,属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通过祭祀茅镰,不仅表达了对先祖艰苦创业精神的缅怀,同时也是想表达族人趋利避害的愿望,对丰收的期盼。

杜氏先人留下的那把镰刀,当然无须再让人拿去割草开荒,但它体现的一种精神,茅镰是杜氏家族的图腾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